水泥用量与砂浆等级强度也是保持正比关系的,低强度等级砂浆水泥用量少,高强度等级砂浆水泥用量多,这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。要想得到良好的砂浆,则需要把水泥与干砂通过一定量的选择,然后再加入适当的水进行拌制,这样才能形成建设用的砂浆,此时,砂浆体积会减少一成左右;通常,越是强度等级高的砂浆,所使用的水泥量也越多,水泥拌合成砂浆后就会增大体积。
在实际施工过程中,普遍存在各种问题,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:一是砂浆用砂量不符合设计标准。按照技术标准规定,建设用砌筑砂浆要遵循严格的配比,严格配比度与标准,配合比中砂的规格应选择中砂,并且含泥量控制5%内。实际上,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节省建设成本,进行配制时,用细砂或特细砂代替中砂,细砂模数小,容易含杂质,细砂含泥量有的能够达到8%~12%,这种配比与选择是违反技术规定的,不符合配比标准要求。二是随意添加未经法定检测机构验证的外加剂。
建筑受环境影响较大,进行建设时,一定要选择良好的天气进行施工,避免出现气温变化或暴雨天气对建设质量的影响,建筑物如果进行施工时,受到雨水浸泡,那么砌墙砖砂浆整体强度水分变大就会出现强度偏弱的情况,直接影响到了砌体质量,强度不足,则会出现安全事故。五是现场计量精度不高,施工现场配比往往是进行估算,特别是一些施工人员总是凭个人经验使用水泥量,没有数据指导,不同的砂浆有不同的强度标准,在没有科学试验基础上配比的砂浆,往往会出现水泥用量不足的问题,直接导致砂浆保水率不符合设计标准。
水泥用量对砂浆保水率影响
1、砂浆保水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,通过保水率能够直接反映砂浆保水性能,也就是说砂浆的保水性。只有全面控制好保水性和流动性,才能实现高质量的砂浆配合比目标。保水性主要就是新拌砂浆所有的材料间粘结的能力。保水性越好,那么砂浆与基层或块材接触时就能保持水分不流失,有效保证了基层或块材粘结力,提高建筑物自身抗压能力。
2、水泥是最主要的材料,是砌筑砂浆凝胶,起到粘结的作用,在使用时一定要科学选择型号与数量,保证水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。一般情况下,水泥每立方米用量不得少于200千克。砌筑砂浆配合比也主要是以每立方米砂浆为基准,不同的强度等级需要使用不同的水泥用量与砂子用量。砂子堆积密度计算不同强度等级砂浆砂子用量,合理控制好误差,不能超出允许范围。
3、水泥用量直接关系到砂浆的质量,需要严格控制好水泥用量,影响水泥用量的最直接因素是砂子用量,要根据砂子量定水泥量,砂子用量与水泥用量有直接的关系。只有保证了水泥用量符合设计标准,才能有效保证砂浆的质量,水泥用量与水泥强度成反比,只有高强度的水泥,才能配比出高品质的砂浆,每个强度等级砂浆均受水泥的影响。
4、合理科学的使用水泥是保证砂浆质量的前提,水泥用量主要随砂浆强度等级不断出现变化,只有先确定了砂浆等级,才能确定水泥用量,二者是相互关联的,也就是说砂浆强度等级越高,水泥用量就越多,反之则越少。选用水泥用量,遵循水泥用量少的原则,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加砂浆保水率,有效提升砂浆保水性能,避免出现砖砌体开裂现象,从根本上保证了建设质量。
5、只有全面保证流程合理,才能实现高品质建设目标。水泥用量控制是保证砌筑砂浆配合比的关键。一是采用磅秤称量水泥重量,通过精细化测量,有效保证水泥用量,使水泥的浓度得到控制,通常水泥用量控制在2%内。二是施工现场须使用计量精度高的稠度仪,有效对砂浆各种材料用量进行分析,确定合适的比例。三是限定水泥搅拌时间。
6、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,当前,新型墙体材料也已经得到应用与推广,特别是在砌筑材料上,能够全面提高水泥砂浆保水率。
砂浆保水性能是重要的指标,只有合理设计砂浆配合比、严格规范配制流程,才能有效控制水泥用量,全面提升水泥强度,减少水分蒸发速率,使砂浆保水性能更加稳定,降低墙体开裂,保证建设品质。